北京經開區兩年實現10余種3D打印領域,主流材料國產化
編輯:冰點 [ 2021-8-21 19:44:40 ] 文章來源:科技日報
3D打印
“幫助我們縮短了幾個月的研發周期,新產品的注冊上市更有把握了!苯眨本┙洕夹g開發區增材制造和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收到了一家醫療器械領域客戶企業的感謝信,在一款新型骨科植入物的研發生產中,利用創新中心的金屬材料進行3D打印定制化生產,縮短了2-3個月的研發周期,印證了應用測試與新材料研發相結合路徑創造的效益。事實上,這一創新中心兩年來已實現10余種增材制造材料國產化,推動3D打印在更多領域規;瘧。
3D打。ㄔ霾闹圃欤┙涍^近幾年的發展,已在航空航天、模具、醫療、首飾等多個領域中獲得批量化應用,從發動機燃油噴嘴、葉片、隨形冷卻模具、骨科植入物到筆筒、臺燈,都能夠在3D打印機下實現快速成型。而用于增材制造的金屬材料被稱為3D打印機的“墨盒”,是影響金屬3D打印過程的基礎和關鍵。2019年,中航邁特粉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落戶北京經開區之初,在北京經開區支持技術創新中心建設政策的引導與扶持下,成立增材制造和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在800余平方米的空間內,搭建了兩條增材制造示范線,同時引進金相組織分析、力學拉伸實驗、熱處理爐等一整套設備,聯合高校、科研機構開展技術攻關。目前,在知識產權方面,已申報涵蓋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制粉技術、制粉裝備等領域的52項專利,其中發明35項。今年初又布局將近80項專利,用創新技術推動行業領域發展。3D打印應用的主流材料,快速在北京經開區實現國產化。
據創新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研發團隊在兩年時間里,已經研發攻關實現十余種3D打印領域主流材料國產化,其中包括至少6種高溫合金材料和鈦合金材料,2種鋁合金材料。主流材料的國產化打破了國際壟斷,降低了成本、縮短了研發供應周期,推進3D打印技術向多領域大規模應用快速邁進。
北京經開區有關負責人介紹,經開區將圍繞國家增材制造和新材料產業培育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大需求,全面突破增材制造材料、裝備、軟件、應用、檢測等關鍵技術,構建增材制造技術創新體系。同時,加速創新成果轉移轉化,孵化1-2家增材制造和新材料高新技術企業,吸收和培養一批國際化領軍人才,成為面向全球開放協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增材制造技術創新平臺。此外,經開區還將推動產業鏈向全球價值鏈高端躍升,為推動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供給。
免責聲明:本文圖片及內容來源于科技日報,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疑問,請與本文作者聯系。
3D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