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世界被分為兩個極端,一方是由支持傳統絲網和膠印組成的,他們嘲笑“數字印刷”技術緩慢、昂貴且不能以一個理想的價位達到所需印刷質量。而另一方是數字印刷的支持者,他們相信絲網印刷或其他印刷方式最終會被數字印刷代替。現在,我們看到數字印刷尤其是在噴繪印刷機中得到了很大發展,目前它占到整個大幅面圖像工業的15%。噴繪工業雖然轉移了絲網印刷獲得的些許增長,但并沒有破壞絲網印刷工業,它為圖像工業產生了特殊商機。
最近隨著設備無關系統的出現,例如平臺噴繪和低消耗水溶劑性噴繪印刷機,噴繪印刷表現出更多的市場分額。數字印刷技術最重要的一個結果就是對絲網印刷商的看法產生影響,他們不再認為市場需求的增長是投資新絲網設備的回報。他們根據自己的應用需求去選擇購買絲網印刷機,數字印刷機或是膠印機。這種新的商業規則被稱為“靈活生產”。
當一個新技術在研制并發展過程中時,它要經歷很多年去尋找自己的道路以投入到商業生產應用中。例如,激光、微處理機、靜電照相以及LCD都經過了大約30年時間才發展成熟。噴繪印刷的定義首先由英國的LordKelvin在19世紀60年代提出,隨后德國科學家Hertz在20世紀30年代有了突破性進展。但是我們擁有的熱敏和壓印噴繪印刷技術是在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最初應用在辦公室的打印機上。
在整個大幅面圖像工業中,從印數來說噴繪位于第四位,僅次于絲網,平印以及計算機輔助標牌印刷。對于圖像工業制造商和零售商業說,噴繪工業將會給他們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我們預測噴繪會最終位于效益之首及產量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