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水,噴墨時代的“點睛之筆”
噴墨打印技術從1951年Siemens公司申請將液態的墨水轉變成墨滴的技術專利算起,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而陶瓷噴墨打印技術的發展才走過十余年。2000年,世界第一臺工業使用的陶瓷裝飾噴墨打印機在美國問世,打印機是由美國Ferro公司聯合Kerajet公司共同開發的,陶瓷墨水也由Ferro公司帶頭研發。2000年1月7日,Ferro公司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交了一份名為《用于陶瓷釉面磚(瓦)和表面的彩色噴墨印刷的獨特的油墨和油墨的組合》的專利,該專利闡述了陶瓷墨水的制作方法,為陶瓷噴墨打印技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從2004年開始,該技術在歐洲開始普及,2006年以后,陶瓷墨水在西班牙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到目前為止,除了美國的Ferro公司,意大利卡羅比亞(Col-orobbia),西班牙陶麗西(Torrecid)、艾斯馬格拉斯—意達加(Esmalglass-Itaca)、Vidres、Fritta都是陶瓷裝飾墨水的主要生產商。
據了解,噴墨打印技術的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00-2006年,噴墨系統只有可溶性墨水。在這一階段,由于所使用的可溶性墨水的低色彩范圍,穩定性差和成本高,大大限制了產品推廣的可能性;第二階段,隨著顏料墨水的技術進步,噴墨系統發生了質的飛躍。使用這些顏料墨水,噴墨打印系統可以打印市場上的常規顏色,而且價格也具有競爭力。這種技術的飛躍也影響到了景觀設計,并帶動了更多的新設備廠家進入市場,也將一些新的元素引入到新的色彩制作中。
作為全球三大色釉料供應商之一的Esmalglass-Itaca公司,墨水是他們的主推產品,針對墨水顏色偏淺的狀況,Esmalglass-Itaca推出了HCR(高色彩范圍)噴墨墨水和HCP(高色彩性能)釉料。一方面,通過HCP釉料提高噴墨墨水的色彩強度,每塊瓷片可以減少所需墨水的使用量,卻可以獲得同樣的色調,降低了生產成本。另一方面,Es-malglass-Itaca擴大了墨水的色彩范圍,以確保其墨水在任何產品上都能達到最大的安全性和顏色的穩定性。同時,Esmalglass-Itaca還引進了一種鋯白色和一種透明亮光的噴墨用釉料,成為DPG(數字打印釉料)。前者可以加強深色或彩色墨水的特殊裝飾效果,并可在深色背景上做出白色條紋的效果;后者專門為無光或高光媒介增添明亮效果,使覆蓋設計完全數字化。
陶瓷墨水是噴墨打印技術在陶瓷上應用的關鍵,陶瓷墨水除了和普通墨水一樣在顆粒度、粘度、表面張力、電導率、PH值等方便有要求外,根據陶瓷自身的特點,還有一些特殊的性能要求,一是陶瓷粉料(色劑)在溶劑中能保持良好的化學和物理穩定性,經過長時間存放,不會發生化學反應和顆粒團聚沉淀;二是在打印過程中,陶瓷色料顆粒能在短時間內以最有效的堆積結構排列,附著牢固,獲得較大密度的打印層,以便煅燒后具有較高的燒結密度;三是要求打印的色劑具有高溫燒成后穩定和良好的呈色性能和與坯釉的匹配性能。
基于以上這些特殊性能的要求,目前噴墨墨水還是存在保質期短和顏色少的問題。噴墨墨水的保質期相對較短,容易造成沉淀,盡管噴墨打印機的噴頭內部裝有循環系統,但陶瓷墨水不同于家用墨水,它是陶瓷色料和液體墨水的混合體,加上色料比重較高,因此循環系統只能減少墨水沉淀的情況,卻無法做到完全避免,這樣的一個特點使得國內引進國外的墨水只能通過空運,增加了運輸成本。據了解,還有一個問題是陶瓷墨水的顏色并不是很齊全,比如紅色的表現就是個問題,一是噴墨技術對于墨水細度有很高的要求,細度小的話,顏色顆粒的反射度就會減弱,加上紅色本身很難發色,所以就加重了這個問題的產生。
“由于西班牙的陶瓷噴墨打印技術有著多年的經驗,因此當地與陶瓷噴墨相關的企業,其為客戶提供的解決方案會更加全面與完善!睋整愇鳟a品研發部經理趙耀介紹,西班牙陶瓷行業為推動陶瓷噴墨打印技術的發展,正逐步拓寬噴墨瓷磚的應用范圍與場合,“目前有部分戶外公共場所也鋪貼了噴墨瓷磚!倍鴵浾吡私猓瑖鴥鹊膰娔纱u更多的還是應用在內墻磚。
遠泰制釉——陶瓷墨水本土化的先行者
隨著國內噴墨技術的推廣和普及,墨水產地的本土化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國內的多家企業紛紛致力于墨水產地的本土化,遠泰制釉秉承其一貫致力于新技術新工藝在建陶業界的開發和推廣的宗旨,國內最早組建研發團隊立項進行噴墨技術和墨水的研發工作,取得了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實現了墨水生產本土化的目標,在墨水生產本土化的進程中,遠泰制釉再一次走在了前列。遠泰陶瓷噴繪墨水表現出了突出的優勢和優點:
1、卓越的性能優勢
1)發色:遠泰墨水耐高溫、發色鮮艷、色系豐富
2)墨水的懸浮性、流暢性和懸浮穩定性具有突出優勢。
2、良好的性價比優勢
墨水本土化后,成本優勢明顯,將會降低噴墨技術普及的成本門檻,推動國內建陶產業技術新一輪的升級。
3、快速供貨優勢
墨水有一定的保質期限,進口墨水運輸周期較長和銷售倉儲周期的延遲,生產廠家不能大量存貨,給生產帶來很大的不便,墨水生產本土化以后,消除了生產廠家的后顧之憂。
遠泰制釉可以走在行業墨水本土化生產的前列,是源于遠泰在此之前已經前前后后做了接近十年的準備。為了配合墨水的推廣,更好的服務于客戶,2011年12月21日,佛山市遠泰陶瓷化工有限公司與中國陶瓷城、中國陶瓷產業總部基地簽訂了進駐合同,在陶瓷總部東區陶瓷機械原材料配套中心一樓租用700㎡的鋪位,宣布正式進駐中國陶瓷產業總部基地,開展陶瓷噴繪營銷服務業務。遠泰將以自己優質的墨水,精美的設計、強大的技術服務團隊,協助陶瓷企業生產出個性化精美的產品,助推中國建陶的轉型升級。進駐陶瓷總部后,遠泰將堅持創新,不斷升級產品、完善管理、打造更高效團隊,用三年時間把遠泰打造成能與陶瓷行業國際知名企業、知名品牌同臺競技的陶瓷色釉料標桿企業。
噴墨技術國產化——不只是技術的突破
任何一項技術,不管被壟斷多久,國產化和本土化都是其必經之路,噴墨技術國產化也是如此,但作為陶瓷行業的噴墨裝備和釉料的國產化,其意義絕非在技術層面,也不只在價格層面。
遠泰制釉的行政總監胡廣華告訴記者:“從整個行業上講,任何一個技術的應用是以普及為一個衡量指標的話,那這個行業它會發展的很快,否則我們就會受國外的牽制;如果站在世界市場上看,中國有了墨水,那就等于中國的技術和國外技術有了一個競技的平臺,同樣的技術,我們也掌握了,那就增強了中國建陶的競爭力,提升了中國建陶產品的一個品牌形象,如果我們可以在效果上做的和國外的一樣好,加上價格上的優勢,我們就具有了像中國陶瓷品牌那樣的競爭力,在有了銷量的基礎上就等于走出了打造影響力的第一步,有了影響力,也就有了往上走的機遇。一切技術的國產化都對中國國力的提升和品牌形象的提升產生決定性的推動作用,一旦我們掌握了國外的尖端技術,那么這個領域的創新可能就要由我們國內所引領了!
從陶瓷行業的技術引進、消化、再創新,最終引領行業創新這個層面來看,總會讓人想起科達機電在拋光線領域引領行業發展的案例。
科達機電從1998年開始立項研究釉面磚拋光線,1999年初第一代釉面拋光線在科達誕生,整臺由單臺釉拋機和線架組成,當時采用的是進口磨頭,2002年,科達機電自主研發了行星式拋釉磨頭,研發出第二代釉面磚拋光線,2008年,科達機電為了提高拋光效率,研發出了自適應“T”型拋光磨頭,此磨頭具有很好的自適應能力和較高的拋光效率。48個拋光磨頭的生產線日產量達到了5000平方米∕天,2009年,科達機電為了適應市場對大產量全拋釉仿古磚生產線的需求,將釉面磚拋光機與瓷質磚高效拋光機進行整合,開發出了800系列和1000系列的全拋釉生產線。并將超潔亮技術引入到拋釉生產線中,使48個拋光磨頭的生產線日產量提升到9000平方米/天以上。2010年,科達釉面拋光線銷量達到30條。今年前三季度釉面拋光線的訂單數量已超過40多條,并出口臺灣、印度、越南、土耳其等國家和地區。近年科達機電還多次亮相意大利的高端陶瓷工業展,其產品也到了國際上的認可。
意大利是世界上最大的陶瓷機械生產國,科達的發展離不開對意大利拋光線生產工藝的引進吸收,但更多的還在于自己堅持不懈的創新。目前科達機電的陶瓷機械設備無論是在價格上還是售后上,以及在技術層面都超過了國外的產品,不僅實現公司自身的發展,也帶動了整個國內陶瓷機械設備制造業的發展。
科達的案例正是噴墨技術國產化可以預見的意義,如果國產墨水研制成功,首先在價格上優于國外墨水,這就使得國內許多二、三線的陶瓷品牌有機會去嘗試進入噴墨領域,成本降低又會從整個行業面上去推動中國陶瓷產業的發展;其二是,可以順應中國建陶產業的健康發展,十二五規劃對陶企降低能耗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傳統的絲網、輥筒印刷因為換版和沖洗等原因會造成大量的色釉料浪費,而噴墨印刷采用墨盒裝色釉料,不易浪費,從而降低了污染,也提高了產能;最關鍵的還在于可以對國外的技術消化創新,并根據中國陶瓷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本土化生產,那樣不僅可以有效解決國外墨水對國內設備的不兼容性,也可以根據國內市場需求做出定制化的設計,最終擺脫對國外技術的依賴,并反過來走出國門,把中國自主研發的噴墨設備和釉料推向世界,從而引領創新。
分析師稱,2012年仍將是i-Pad年,新iPad超高分辨率的屏幕有望引領屏幕革命,也有人說2012年依舊是噴墨年,誰將引領這次應用在瓷磚上的“噴墨革命”,或許還是個未知數,但我們希望在國產噴墨設備與國外噴墨設備的加速競技中,可以早日看到中國陶瓷噴墨技術的國產化